|
詭辯術 | 修辭的操縱,邏輯的謬誤!最近看informationisbeautiful網(wǎng)站的可視化作品,用可視化方式向讀者展現(xiàn)并起底“詭辯術”??梢暬髌穼⒃庌q術大致分成兩類:“修辭的操縱”與“邏輯的謬誤”,并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犯的錯誤一一進行了舉例。百度百科:詭辯術,或者說是詭辯論本身是一種方法論。更準確地說,詭辯論是一種論證方法,它的根本特點是一種歪曲的論證,詭辯不同于武斷,也不同于謠言。 武斷是根本沒有理由,人們一看就是強詞奪理;謠言是無中生有,人們一聽就是居心險惡。但詭辯在論證其道理時,總是要拿出一大堆的“根據(jù)”,所以,在表面上,總能迷惑一部分人。
分類一:曉之以理(1-10)
1-訴諸匿名權威: 引用來源不詳?shù)?ldquo;磚家”,“研究”或某一群體(比如“科學家”)以聲稱某觀點是正確的。 例句:“他們說要花7年才能消化一片口香糖。” 2-訴諸(可疑)權威: 因為某個無實無信的“專家”說某件事是真的,因而斷言確實如此。 例句:“超過400位杰出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對全球變暖持爭議態(tài)度。” 3-訴諸常規(guī): 因為常見,所以正確。 例句:“這家銀行有些貪污腐敗方面的問題。但在這里發(fā)生的事不是在哪家銀行都在發(fā)生嘛。” 4-訴諸無知: 某一觀點是正確的,僅僅因為它沒有被證偽(或某觀點是錯誤的,僅僅因為它尚未被證實) 例句:“沒人能證明有上帝。所以沒有上帝。” 5-訴諸懷疑: 因為某件事聽起來不可信,所以一定不是真的。 例句:“眼睛是超級復雜的生物機械之作,有千萬個緊密聯(lián)系的部件。如果沒有一位睿智的設計師,這怎么可能存在?” 6-身價邏輯: 如果某人很有錢,或者某樣東西很貴,那么這就對某一論斷的真實性造成了影響。 例句:“如果這玩意兒更貴的話,那它一定更好。” 7-求新邏輯: 因為是最新的,所以更好。 例句:“太棒了!最新的操作系統(tǒng)會讓我的電腦跑得更快的......” 8-訴諸主流: 認定某件事是真的,因為大多數(shù)人都這么相信。 例句:“喝牛奶能使你骨骼強健。” 9-訴諸概率: 相信因為某件事情可能發(fā)生,所以必然會發(fā)生。 例句:“宇宙里有數(shù)不清的星系,無數(shù)多的星星。一定有另一顆行星孕育了智慧生命。” 10-訴諸傳統(tǒng): 聲稱某件事是正確的,因為(很顯然)一直以來都是這樣。 例句:“婚姻是男與女的結合。因此同性婚姻毫無根據(jù)。”
分類二:動之以情(11-18)
11-掩耳盜鈴: 聲稱某個觀點是錯誤的,因為你不愿意相信那所意味的事實。 例句:“他不可能就是為了騙我的錢。他說過他愛我的,他一定是遭到了什么變故。” 12-訴諸恐懼: 煽動對一方的恐懼與偏見,從而進行論證。 例句:“在你意識到之前,清真寺的數(shù)目就會超過教堂了。” 13-訴諸諂媚: 給毫無根據(jù)的論點裹上糖衣炮彈,讓人不自覺地全盤接受。 例句:“聰明又有洞察力的讀者當然在讀到這樣的謬誤時就能馬上發(fā)覺。” 14-訴諸自然: 通過與“至善”的自然界的對比,來使你的觀點看起來更站得住腳。 例句:“同性戀當然違背天性。你看不到同性動物交配吧。” 15-訴諸同情: 喚起人們的憐憫之心,以動搖對手。 例句:“前獨裁者已垂垂老矣,瀕臨末年。讓他為這些指控接受審判實在不應該。” 16-訴諸荒謬: 將對手的觀點以荒謬的形式表現(xiàn)出來以進行打擊。 例句:“對上帝的忠誠就如同相信有圣誕老人和牙仙一樣。” 17-訴諸仇恨: 因為個人偏見而對某一看法不屑一顧。 例句:“富二代搞慈善?算了吧,反正還不是在做秀。” 18-一廂情愿: 認為一件事是真的或假的,僅僅因為你情愿想當然。 例句:“主席是不會犯錯的。他是人民的領袖,紅旗的舵手。”
分類三:錯誤推論(19-31)
19-軼事證據(jù): 對系統(tǒng)性研究下得出的證據(jù)視而不見,反而集中在手頭的個例上。 例句:“我才不戒煙呢。我爺爺每天抽40根,還活到了90歲!” 20-合成謬誤: 推斷一群人的特性或信條也代表了整個團體。 例句:“最近的恐怖襲擊是由激進的伊斯蘭教徒組織的。因此所有的恐怖分子都是穆斯林。” 21-分割謬誤: 將整個團體的特性或信條自動代入到每一名成員的頭上。 例句:“蘋果的產(chǎn)品向來顛覆傳統(tǒng),設計一流。下一款也一定如此。” 22-設計謬誤: 因為某樣東西設計精美,視效上佳,所以更加站得住腳。 例句:“呃......” 23-賭徒謬誤: 認為歷史結果會影響未來結果。 例句:“我已連續(xù)丟了10次硬幣,都是正面朝上。因此下一次更可能丟出反面來”。 24-輕率概化: 從單一的樣本得出概括性的結論。 例句:“我被前面的女駕駛別了下。女人就是不能開車。” 25-妄下定論: 沒有公平考慮所有相關(且易舉證的)事實,就妄下結論。 例句:“她想要醫(yī)療保險報銷避孕藥?真是個婊子。” 26-中間立場: 相沖突的兩個觀點似乎都有道理,那么答案一定在兩者的中間地帶。 例句:“我追尾了你的車,但我不認為自己該出修理費。你認為我該出所有的修理費。合乎情理的方案就是平分費用。” 27-完美主義謬誤: 認為只有完美的成功才是可行的選擇,從而反對任何低于預期的方案。 例句:“這反酒駕的宣傳究竟有什么用?人們還是會醉酒駕車的。” 28-相對論謬誤: 否定某樣客觀事實,認為事實是相對一個或一群人而言的。 例句:“那對你來說可能是對的。但對我來說不是。” 29-以偏概全: 認為從小樣本觀察到的同樣適用于整體。 例句:“這家大型制鞋商在血汗工廠里雇用童工。可想而知所有制鞋公司都是邪惡的童工奴隸主!” 30-一概而論: 寬泛地應用一般性原則。 例句:“那些年輕人暴亂是因為他們?nèi)笔в械赖掠^念的父親。” 31-中詞不周延: 因兩件事有一個共通點,那么他們就是同一回事。 例句:“理論是尚未證實的觀點。科學家用 '進化論' 這一詞,可見進化是未被證實的。”
分類四:操縱內(nèi)容(32-41)
32-臨陣救援: 通過不斷修改論據(jù),搪塞問題,來保全自己的一貫主張。 例句:“......但除了更好的衛(wèi)生,醫(yī)藥,教育,灌溉,公共衛(wèi)生,道路,凈水系統(tǒng)和公共秩序......羅馬人為我們做了什么?” 33-一孔之見: 用不具代表性的樣本所得出的結論,來支持自己的論點。 例句:“我們的網(wǎng)上調查表示,90%的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反對網(wǎng)絡隱私法”。 34-確認偏誤: 挑揀對自己有利的證據(jù),而故意無視相沖突的。 例句:“很明顯911事件是美國政府為了合理化伊拉克與阿富汗戰(zhàn)爭而發(fā)動的陰謀。沒有飛機撞上五角大樓,雙子塔的倒塌是控制爆破......等等” 35-偽二分法: 隱藏其它可能性,將兩個對立的觀點看作僅有的選擇。 例句:“我們要么就得削減教育預算,要么就得負更多的債。我們不能負更多的債了,所以我們非降低教育預算不可。” 36-謊言: 徹頭徹尾的謊言,被作為真相一再重復。 例句:“我沒有和那個女人發(fā)生性關系。” 37-誤導性鮮活個案: 用生動的細節(jié)來描述一次小概率事件,以讓別人相信這是一個問題。 例句:“在法院判決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后,學校圖書館被要求存有同性文學作品;小學生會讀到同性戀的童話故事,甚至有明確支持同性戀的手冊”。 38-轉移注意: 將毫不相關的話題引入辯論,以干擾視線并導向不同的結論。 例句:“參議員不需要為他開銷的異常做出說明。畢竟,有些參議員做的破事兒比這嚴重多了。” 39-滑坡謬誤: 認為開始的一小步會無可避免地引發(fā)一串相關(負面)的事件。 例句:“如果我們將大麻合法化,更多的人就會開始吸食毒品和海洛因。到時候我們就得也合法化那些。” 40-隱瞞證據(jù): 有意不用相關且重要的信息,因為那對立于自己的結論。 例句:“炒菜產(chǎn)生的油煙是PM2.5的重要來源,所以要治理霧霾,中國人就得少做菜。” 41-無法證偽: 提出一個無法被證偽的觀點,因為無法加以驗證。 例句:“他撒謊是因為鬼上身了。”
分類五:混淆因果(42-48)
42-肯定后件: 認為對你所觀察到的現(xiàn)象只有一種解釋。 例句:“婚姻會帶來孩子的降生。所以這就是其存在的理由。” 43-循環(huán)邏輯: 論證的前提里已經(jīng)蘊含結論? 例句:““圣經(jīng)”上說上帝存在。由于圣經(jīng)是上帝的話,圣經(jīng)必然正確。所以上帝是存在的。” 44-相關即因果: 認為兩個一起發(fā)生的事件一定有因果關系。(關聯(lián)性=因果性) 例句:“小混混們聽主題暴力的饒舌音樂。所以饒舌音樂會造成青少年的暴力行為。” 45-否定前件: 有這樣的結果并非只有一個解釋。因此,在這樣的情況下從結果反推原因是不準確的。 例句:“如果你讀了好學校,你就會找到好工作。如果你沒讀好學校,你就找不到好工作。” 46-忽視主因: 聲稱是某事件導致了后果,而實際上另一件(意料之外)的事才是原因。 例句:“60年代我們開始了性解放運動,而現(xiàn)在人們正死于艾滋”。 47-前后即因果: 因為一件事是在另一件事之后發(fā)生的,因此也是由那件事引起的。 例句:“總統(tǒng)上臺之后,失業(yè)人數(shù)創(chuàng)了歷史新高。所以總統(tǒng)阻礙了經(jīng)濟發(fā)展。” 48-積非成是: 認為一樁錯事能被另一樁錯事所抵消。 例句:“不錯! - 這監(jiān)獄環(huán)境惡劣又沒人性,不過關的本來就是罪犯”
分類六:發(fā)起進攻(49-54)
49-人身攻擊: 繞開論證,針對辯論者本身發(fā)起不相干的攻擊。 例句:“你以為自己是生物學專家嗎,也好意思來教我們轉基因食品的事?” 50-舉證責任: 我不需要證明我說的正確 - 你必須證明它是錯的。 例句:“我堅持認為長期的太陽活動周期是全球變暖的原因。證明我錯了啊。” 51-身份主觀: 認為一個論斷不可信,因為支持者與之有利益關系。 例句:“研究手機對健康影響的這個調研有手機公司參與。所以,研究結果不可信。” 52-基因謬誤: 攻擊一個論點的來源,而非它的內(nèi)容。 例句:“這本書是1967年年出版的,里面說的東西哪還有價值。” 53-罪惡關聯(lián): 通過將一個論點與形象不良的人或群體聯(lián)系起來,從而破壞其可信度。 例句:“哦,你想要放松反恐條例,就像那幫恐怖分子想要的一樣。所以你是支持恐怖主義的啰?” 54-稻草人謬誤: 歪曲或簡化你對手的論點,以攻擊之。 例句:甲:“國家應該投入更多的預算來發(fā)展教育行業(yè)。” 乙:“你這么不愛國,居然想減少國防開支,讓外國列強有機可乘。”
原網(wǎng)站鏈接:https://informationisbeautiful.net/visualizations/rhetological-fallacies/
打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