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| 
 | 對2017媒體說三道四
 1 
 
 權威說法是“中央廚房”運行機制有以下主要特點: 
 “第一,構建適應融媒體生產的策采編發(fā)網絡,再造策采編發(fā)流程。主要是設立總編調度中心,建立采編聯(lián)動平臺。 
 第二,改革采編部門設置,強化各媒體總編室職能。為推進深度融合,我們對編制體制、機構職能、人員配置做出重大改革和調整。 
 第三,強化績效考核,創(chuàng)新激勵約束機制。依托中央廚房形成的新的采編體制機制,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績效考核體系來保證。” 
 從模式上看,這是一種典型的生產模式,產品導向,不是受眾導向的模式。因此,中央廚房模式有待驗證,本質上是個現(xiàn)場總編室,問題是:所有受眾不看的還是不看,想吸引的人還是沒有引來,看的可能還在流失,這是個減法操作系統(tǒng),不是加法,更談不上乘法。所有的“加”估計只是增加的補貼、扶持、成就感。 
 如果上述結構與流程沒有錯,那么可以推斷:這些傳統(tǒng)媒體向新媒體轉型的過程還沒有成功的案例,都是在需要驗證的過程中,千萬別以“先進經驗”的方式示人。 
 2 
 “財新傳媒正式啟動財經新聞全面收費。收費過渡已經開始。目前購買《財新周刊》數(shù)字版(298元/年),可立即成為用戶,并在三周后平穩(wěn)過渡為“財新通”用戶(498元/年)。財新網目前屬于半收費網站。其線上《財新周刊》、財新“數(shù)據(jù)+”和“財新英文”(caixin global)系收費產品,按目前計劃,發(fā)稿量最大的財新網也將對主要新聞將實行收費或分時收費。” 
 財新的收費閱讀值得尊敬,但是還路很長。 
 “新聞不只是好內容,更是一個社會良性溝通和運行所必須的公共物品”收費在邏輯上正確,時間、方式、多少見仁見智,祝福吧。 
 3 
 
 傳統(tǒng)媒體想靠兩微一端發(fā)力,是抱薪救火、火上澆油,后果就是一地雞毛。轉型不只是型轉,神也需要轉。 
 1 
 
 短視頻吸流量可以,發(fā)展過快,會靜下來一段,別急著總結經驗,短視頻產業(yè)會經歷洗禮,先進者漲勢難,后進者引流不易。 
 2 
 
 
 信息太多,給我的太雜太亂,用戶用腳投票、倒逼算法優(yōu)化的時代已經來了,誰先優(yōu)化好,誰將攫取用戶,現(xiàn)在誰強不重要,用戶忠誠度太低。 
 3 
 
 BAT中,A、T頻頻收購線下,創(chuàng)造新詞匯“新零售”,不過至少現(xiàn)在形式大于內容,消費升級更是概念不清,很多人以為花錢多就是“升級”,實際上正好相反,實際上:聰明消費才是“升級”。 
 AT在線下可能會交點學費,可以理解,誰也不能是萬事通,更不是萬能神。本人嚴重看好這個領域,是互聯(lián)網空間解構的開端。 
 4 
 大數(shù)據(jù)虛火上升,成為時尚概念,人工智能成為鄙視鏈的一部分,深度學習、機器學習成為日常用語,所有這些都跟二十年前所有人都談“經濟”、“金融”一樣,想踏踏實實做大數(shù)據(jù)有點難,都變成秀了。需要牛黃清心丸和靜心口服液。 
 打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