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可意會不可言傳,日志法更適用情感性問題的研究。
日志法,簡單說也屬于訪談的一種形式,但主持人并不出現(xiàn),問卷也極度open,對于被訪者的回答沒有任何的限制,也可以形象的比喻為沒有主持人的訪談,或者沒有選項的問卷。
為什么不要主持人?因為主持人的出現(xiàn)會起到極大的負面作用;為什么不要選項?因為選項會限制被訪者的表達。
主持人那么專業(yè),還會起到負面作用?是的,在某類問題上,的確如此。特別是哪些涉及到用戶情感需求和價值觀層面的問題,此時詢問往往不起作用。
請問,你為什么會喝咖啡?
請問,你怎么看待婚姻?
請問,你覺得奢侈品給你帶來了什么?
這些問題,通過詢問,哪怕是更復(fù)雜的投射技法,想要獲得答案都會比較困難。我說的困難是指,獲得那個針對打擊用戶內(nèi)心深處的真實驅(qū)動力。你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好喝、提神……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,要互相理解包容……大牌的質(zhì)量就是好,你看看那走線……等一系列鬼話。
一個一輩子都沒跟老婆說過“我愛你”的男人,會跟您侃侃而談愛情觀?
對于這些問題,常規(guī)武器失效,我會比較推薦使用日志法。
2、為什么說日志法有可能獲得真實的想法
因為,寫日記的人日記里寫的都是真話。
你可以到處見到謊言和冠冕堂皇的應(yīng)付,但是日記里寫的往往都是真實的,文字的表達在有些時候比語言的表達更能體現(xiàn)真實的情感。

3、日志法適合哪些話題的研究
驅(qū)動(真實的驅(qū)動)
形態(tài)和價值觀(真實的態(tài)度)
情感感受(如品牌的形象)
理想狀態(tài)(需求的挖掘)
4、錯誤的日志法使用范例
千萬不要把日志法,做成流水賬。比如記錄一個人一天到晚的行程、行為。這是極大的浪費和低效的做法,被研究者往往也無法事無巨細的回復(fù),這種行為性的研究更加適合采用陪同和觀察,或者安裝定位裝置,形成每天的動線后在輔以面訪或電話的方式去了解。
千萬不要把日志法,做成問卷調(diào)查。比如記錄你買了什么,購買頻率,購買地點等基礎(chǔ)性的問題,這些完全可以通過大樣本問卷調(diào)查來解決。
千萬不要把日志法,做成街拍。比如讓被訪者走到哪里都拍照,記錄到你看到的,感興趣的等等,這樣的研究往往已經(jīng)帶有強烈目的性,已經(jīng)失真。
5、日志法的核心——人性化的設(shè)置日志任務(wù)
所謂人性化的設(shè)置任務(wù),就是要讓被調(diào)查者更加順暢的完成日志任務(wù),并得到研究者想要獲得的洞察。
需要注意的幾點:
1)多運用投射法,不要問的過于直接
2)讓被訪者自由發(fā)揮,文字、語音、圖片、手繪等形式不限,只要能表達想法
3)主要問題不要太多,5-8個比較合適
5、日志法的關(guān)鍵——解讀
很多時候,被調(diào)查者提交了完成的日志,但是研究者并不能審核的理解和解讀被調(diào)查者的表達,這個是最糟糕的,對于研究者來說,從文字中去理解和發(fā)掘是重要的最后一步,但這往往需要較豐富的研究經(jīng)驗,才能做到。

6、適合日志研究法的產(chǎn)品
需要與用戶之間建立情感鏈接的產(chǎn)品類型,必然需要采用深入的日志法進行一些常識,比如
服裝、珠寶、化妝品、美容、奢侈品、游戲、咖啡、奶茶、住房、汽車、運動等